星期日, 8月 28, 2005

過於喧囂的孤獨

最近在朋友的推薦下讀了一本書,
Bohumil Hrabal 寫的 "過於喧囂的孤獨",

內容是寫一位專門在處理廢紙的打包工,
因為工作的關係而得到了不少的知識,
他過的日子也許說不上舒適,
甚而,在一般人眼中他似乎和一位老是酒醉的骯髒糟老頭
沒啥不同,只是他並不以此為意,
正因為他知道他口袋中的書能在今天晚上
為來帶來更多的知識,更多的樂趣
而他也將自己所打包的廢紙視為一個"藝術品"
因為他總是在一個個的包裹中放入一本本經典的書籍,
或是用經典名畫的複製品包裝其外表,雖然
一個個的包裹最終都將打成紙漿再製,
但是對他而言,能製作一出具有不為人知且悲壯的美麗是再愜意不過,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世代的交替.
老打包工終有被替代的時候,
他的被替代不單是代表時代的轉換,
更代表了文化的消逝.
沒有人會因在廢紙堆中發現一本詩集而感到喜悅.
"天道是不仁慈的,
因此
聰慧的人亦是不仁慈的".
在這世上一直不斷上演著,
征服及被征服的戰爭,
每當一場戰爭平息之後,
隨之又有一場戰爭燃起,
那名老打包工就像享受著
過於喧囂的孤獨一般,
一邊貪婪的吸收著知識一邊如置身事外的體會戰爭,
只是,
天道是不仁慈的,
老打包工沒想到
上天在最後亦為他安排了最後一場的戰役,
一場被征服及被淘汰的戰役,
對老打包工而言不再能享受閱讀的樂趣是殘酷的,就如同死亡一般,
於是如往常一般,
老打包工再度製作一個包裹,
一個具有不為人知且悲壯的美麗的包裹,
只是裡面包的不再是一本本的經典,
而是他自己,
這故事也許看起來有點悲傷,
但是我想對老打包工而言,
也許這是在適當不過的結局,
老打包工的死,
不單單是代表了時代的交替,
亦代表了文化的被埋葬,
想想現在,
有多少人會為詩詞的美麗而感動,
又有多少人會為了一幅美麗的畫而流淚,
書本及藝術品不再是為了感動人而存在,
而是為了炫耀一個人的財富而存在,
我想那些書本及藝術品與其如此不堪的存在,
對他們而言,
到寧願成為那一個個具有不為人知且悲壯的美麗的包裹,
隨著老打包工而逝去,
看完這本書,
給我的震驚及感動不亞於當初我看,
Peter Greenaway(註一) 的 "The Baby of Macon"(魔法聖嬰),
的最後一幕一樣的令人感到不堪及真實,
剛開始看的時候只是很單純覺得這是一本存在主義的小說,
但隨這一次次的翻閱,
我發覺到殘酷的真實,
原來文化及知識就在我們有意或是無意之間被催毀
也許,
真的就如作者所言,
"天道是不仁慈的,
因此,
聰慧的人亦是不仁慈的"
只是在這場,
征服及被征服的戰役中,
逝去的是我們的精神,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知識.



註一:Peter Greenaway是一位英國的大導演其作品往往以大膽的手法及尖銳的角度,以也許情色,也許暴力的方式赤裸且聳動的將一部部的作品呈現出來,第一次看的人也許會被他的激烈所震攝.是當代電影史上不得不提的一位名導,只是台灣的
電影代理商往往會因他在片中總是赤裸呈現人的肉體而將他說為"情色名導",唉
又是一個不知所謂的稱號,他的作品礙於"尺度"及極為少數的觀眾才會去看的緣故
只有少數片才會在台灣的院線上映,因此想要看他的作品往往要靠"額外"的管道才可看到,"魔法聖嬰"是他少數有在台灣院線上映的電影.以後有機會再
寫這部電影的心得

6 則留言:

Yun 提到...

我也看過這本書
莫名其妙的羨慕這位主角
他不是一個有錢的人
社會地位也不高
走過去還以為他是流浪漢或醉漢
但我就是很羨慕他
他有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
即使枯燥乏味,卻也能樂在其中
他很平凡,內心卻不凡
我就是說不出的羨慕啊!!
要能這樣過活實在不容易~~

Cobain 提到...

To Cafeinn
我想
很多人都羨慕這樣的生活阿
能有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
自己樂在其中
我倒是覺得
雖然他看起來很骯髒像個流浪漢
但比起許多外表華麗的人來說
他更顯得高尚與那種不凡
而這種高尚與不凡
不是單用金錢就可以堆積出來的
而是一種發自內心
經年累月累積發散出來的

匿名 提到...

只是偶然路過 竟然看到有人說他也中魔了
前兩個禮拜 才買了兩本過於喧囂的孤獨送朋友 這是我繼卡爾維諾 帕洛瑪先生之後 最喜歡的小說 在書中遇見一個看似平凡渺小卻極具生命厚度的靈魂

Cobain 提到...

To Pearl
嗯..這本小說是我去年度最喜歡的一本小說,雖然是薄薄的一本書,但就像你說的是很有生命厚度的一本書,他的其他小說也不錯看包括前一陣子剛出的中魔的人們^^,不知道你看過沒,如果沒有,可以試試看,最後歡迎你來玩,也希望你常來^^

匿名 提到...

很高興能在這裡看到喜歡這本書的朋友們!

很難形容這本書給我的震撼!

打包工之於卑微,吐出的字字句句卻如哲人般雋永,他並非一生窮苦潦倒,幸運之神亦曾眷顧他.對照著天上飛來的橫財,與短暫的戀情,與唯一的親舅感情,赫拉巴爾從其中細膩的刻劃老漢嘉對於名利的不屑,他給與的是那份發自內心的情感!

他常喃喃地:天道不仁慈...常年身處於廢書堆與耗子堆中,無意發掘出自己對書籍的熱愛,即便是暗無天日,蠅蟲雜飛,當他拾起一本好書時,置身事外的性靈超脫於五感外界了!

也因他的仁慈敦厚,更反應出人們對於外顯形象,面露嫌惡的反差,沒有人看的起他!(除了那位美學教授),就連酒吧裡的女服務生亦視他如糞土.讓我想起現今社會,是否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穿過我們的身旁卻被我們忽略...

當我閱讀一篇小說時,最怕最恨(有時也很愛)的~就是能猜中故事的結局!看到一半時,我已經融入漢嘉的體內,或許他是適合這樣的死去,肌膚~皮肉~血液~只消綠色按鈕一壓,他就與他最愛的書永恆了,連骨都不見,也沒有血腥味道,這股喧囂真的很孤獨~

Cobain 提到...

To Miss Lulu
說真的,自從這本書之後我就喜歡上了Bohumil Hrabal,他在台灣出的所有系列我都有了,當然連那部最近上映翻拍的電影「我曾服侍過英國國王」也跑去看了,說真的再看完這本書之後我和妳一樣也好像變成了漢嘉一樣,死亡是如此的唯一,也如此的絕對,啊,真的應該再找時間來回味這本書,很抱歉這麼晚才回應,也希望妳常來這裡玩,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