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樂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樂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二, 3月 24, 2009

記憶。樂生之一-菸與花姑娘

(Photo By raininglight)
一個秋末冬初卻略嫌悶熱的週末午後,老人穿著汗衫坐在房間內的藤椅上,這個房間對一個人來說似乎大了些,尤其是一個行動不方便的老人,房間雖大,老人生活的範圍卻集中在一個角落,鋪著一席塌塌米的木床,一個四方小櫃,一張老舊藤椅,一張擺放著各式雜物只空出一個小空間來充當餐桌的老書桌,從早到晚,這些東西像是一個圈圈,圈住了老人的生活,天氣雖然悶熱,但緊閉的窗戶像是未曾開過,於是房間裡的空氣停滯著,也許對於老人而言屬於這個房間的另一個角落是永遠到不了的另一個世界。

一陣腳步聲傳來,老人張開略帶睡意的雙眼往門外瞧了一眼。「鮑爺爺!我們來看您了」當中的一位女子M堆滿笑意的說道,這群一行六人,三男三女,有的是學生,大部分是已經在社會中打滾幾年所謂的’社會人士’,其中一位男子F看了床邊嶄新的鞋盒說「爺爺!您沒把新鞋拿起來穿阿?」「這個新鞋阿,我要等過年才穿阿」老人操著一口濃重的鄉音說道,「爺爺,你怎麼這麼可愛,過年的時候我再拿新鞋子送你,現在就可以拿出來穿了」一進門就打招呼的M說著,「好!好!我待會就拿出來穿」老人看了看新鞋,拿起另一雙有點破舊的老布鞋套上雙腳,緩緩的走向四方小櫃,打開抽屜拿出一包黃長壽,「來抽菸!」老人把菸遞給其中一位身形粗壯的長髮男子C,這名男子並不抽煙,但看了老人熱情的笑意,他點起了一根菸並且從原先的小方櫃上拿起了老人抽菸用的竹菸斗也幫老人點了一根「坐阿!找地方坐阿」老人招呼著大家坐下,而老人則坐在他原先的老藤椅上,老藤椅發出了吱吱嘎嘎聲。另一位男子R走向窗邊,施了點力打開了許久未動的窗戶,原本停滯的空氣開始流動。

「我在這邊住了六十幾年了」老人深深吸了一口煙說「我和軍隊一起過來的,那時候還小,什麼都不知道就這樣離開了家鄉到了這裡,過來的時候在這邊沒親沒戚的只有一個人,沒想到又得了這種病就被帶來這裡了」老人用他不全的手指彈了一下煙灰,「那時候一個士官一天的零花只有一塊二」老人繼續說著,「那夠花嗎?」R問著,「這個省著點花是夠的,沒辦法存錢倒是真的。所以阿,後來我有作點小生意」。「什麼生意?」M問著,「賣洗衣粉,我去後火車站和人家拿洗衣粉來賣,一包洗衣粉本錢三塊五我賣五塊,兩包十塊錢還送一包,我每天就挑著洗衣粉到處叫賣」「那你怎麼叫賣?」一位坐在桌邊的女子S問著,「就賣洗衣粉喔!賣洗衣粉喔!邊走邊賣」老人靦腆的說著,「生意好嗎?」C問著,「青菜啦!馬馬虎虎啦」老人笑著說「我還記得那時候,一碗陽春麵五塊錢的樣子,有次,我在街上賣著,沒想到遇到一位老鄉,他給了我十塊錢和我拿了兩包洗衣粉,他說你不用再多送我一包了我用不了那麼多,好用的話下次再和你買,後來他還請了我吃一碗陽春麵還有小菜」,「那你不是賺了不少錢?」F問著「沒有啦,那時候賺的錢連找花姑娘來陪一晚都不夠。」「什麼是花姑娘?」(註一)眾人齊聲問著。老人更靦腆意有所指的笑著說「就是那個嘛.......」已經沒有上排門牙的老人笑的更靦腆,而頭也更低了,老人接著說「找花姑娘一次要十塊,那時候我賺的錢哪夠找花姑娘,都存起來了。前幾年,我回老家去看了一下,你們有去過香港機場嗎?好大人好多,我在裡面都迷了路,過了好久才走出去,老家那都沒什麼認識的人了。」「你還會回去嗎?」C問著,「不回去了,回去一次要花好多錢,錢都快花光了,不回去了,而且那邊也都沒認識的人了」此時老人用不全的手指把煙給捏熄丟進垃圾桶。

老人若有所思的看著天花板,這時一位中年婦人走進來喊著「吃飯了!」隨即把飯盒擱在老書桌上而後離去,C幫老人打開飯盒,他看著飯盒裡的食物皺了一下眉頭,因為他一時間看不出來在飯盒裡一團團近似泥狀的食物是什麼,再看了一下飯盒上寫的字"絞碎",原來,老人已經沒有什麼牙齒了,索性就把食物絞成碎泥狀,綠色的應該是青江菜,黃色的應該是肉,白色的應該是米飯,老人從抽屜中拿出一隻湯匙,一行人看到說「鮑爺爺,不打擾您吃飯了,我們先走了。」,「你們要走啦,好阿,下次再來坐!」老人陪著大伙走到門口說「再見!有空下次再來啊!」看著一行人走下樓梯,老人再度走回他的老藤椅,走回屬於他的小圈圈裡,其實他已經很少抽菸了,只不過此時的他又拿出一根黃長壽,抽著,他想著會是誰?是花姑娘?是那位曾經請他吃麵的老鄉?還是故鄉的親人,沒有人知道,房間裡的空氣再度停滯。

(註一)花姑娘應該指的是性工作者,不清楚這是老人故鄉裡的說法,還是老人比較保守的說法,但這是第一次聽到如此稱呼性工作者,是個很有意思的稱呼。

現況:鮑爺爺所住的經生舍目前已拆除,目前鮑爺爺已搬至朝陽舍居住

Read More..

星期三, 12月 03, 2008

樂生,最後關頭!

Watch live video from 2008樂生最後關頭 on Justin.tv

因為工作的關係,無法趕去幫忙的我或許沒資格說這些,但當許多人在高喊"人權"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人權的迫害正在進行中,而"人權"這兩個字不是唱唱歌,看看電影,說說話就會從天上掉下來的!!

看著傳來一則又一則的簡訊,我已經找不到任何文字來形容我現在的心情,只能說在樂生最需要的時候,我沒法幫上任何一點忙,但是現在的樂生,已經沒有悲傷的時間了,能趕去的,就去吧,不管是否曾經到過樂生,路途雖然有點遠,但,很有可能這趟路會是你最後一次看到樂生....

在此,我只有一個小小的請求,不管是院民還是所有趕過去幫忙的朋友們,不管如何請多加保重,小心

另外,這次和先前一樣也有提供樂生公車,希望看到有空的朋友能盡量趕去,萬分感謝

樂生公車相關資訊如下:

集合地點:台大正門口、自由廣場

12:00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整點一班,

如有需要也可加開,或另約接送地點

請聯絡Thomas 0966-032335 乃潔 0928-574321






Read More..

星期日, 7月 22, 2007

斷層上的6075歲

目前在樂生有81位院民住在舊院區,平均年齡75歲,81位院民加起來是6075歲....

斷層上的6075歲(上)


斷層上的6075歲(下)


聽見81個音符(上)


聽見81個音符(下)

Read More..

星期二, 7月 17, 2007

[轉貼]最新行動:捍衛樂生727築牆行動



捷運就要開工!捷運局已經在門口劃下紅線(6/15),近期將要架設圍籬,機具要進場施作。樂生講堂工作小組發起「727築牆行動」邀請您在7/27一同到樂生,捍衛樂生的門面。

7月21日,我們將會到舊院區山上砍竹子,
早上十點,
在舊院區蓬萊舍集合,
著裝:長袖衣、長褲、包鞋、、毛巾、帽子、手機
希望大家到時踴躍參加!

捷運要開工,居民的意見是什麼?政府難道不管嗎?

六月二十日,樂生院廣播院長要和大家開會談門口開工的事情,結果只有總務主任出面宣稱「要聽取大家的意見」。五十幾個舊院區居民一致反對開工,並且抗議「院長不肯出來」。表達意見後,大家不停追問:「院方和捷運局會怎麼做?」總務說:「我沒有被授權回答,我只負責把你們的意見表達上去」。隔幾天,捷運工程人員又再度在門口畫下黑線,擴大限制區範圍。工程會將責任推給捷運局,文建會毫無音訊。捷運局官員在七月初又再度到探勘門口地形,表示;「雖然現在工程會要求重做地質與地下水測試,但這不影響門口動工!」

那現在怎麼辦?--七二七行動

政府靠不住,樂生社區將在7月27日展開自救。樂生是一個社區,樂生院阿公阿嬤是當地的居民,我們這些外來的朋友是社區的協力者、共同奮鬥者,是居民的朋友,也是居民的手與腳。

樂生講堂工作小組將在樂生搭設「台灣公共衛生犧牲者紀念牆」,表達不放棄土地的決心,這是捍衛樂生院區的第一場前哨戰,樂生院阿公阿嬤亟需你的援助及參與。

保衛門口,保衛樂生院的「臉」,保衛對外出入的通道,在這個地質不穩定的斷層帶,更是保衛居民住屋安全。大家應該記得阿添伯所說的台南舍慘痛經驗: 一開挖,地層滑動,台南舍的房子全部變成危樓,倉促間,東西都來不及拿全被趕到組合屋,人一搬離挖土機就把房子鏟成平地。我們不該讓捷運局再度透過開挖破壞院區,將「生米煮成熟飯」。

時間:7月27日(五) 下午1:30(7/21上午10:00將砍竹子、準備材料,邀請您來加入!)

集合地點:樂生院中山堂

聯絡人:政騏 0920336698 chargechu@gmail.com

馨文0919272412 g39012008@gmail.com

主辦單位:樂生講堂工作組。

協辦單位:樂生保留自救會、青年樂生聯盟、IDEA TAIWAN、苦勞網(增加中...)。

--------------------------------------------------


邀請各團體加入協辦

團體回條

團體名稱: □7/21可以參加 □7/27日到現場參加 □可擔任協辦單位

聯絡人: 電話:

Email:

個人回條

姓名: □可參加7/21 □可參加7/27 □精神支持

單位: 電話:

Email:
-----------------------------------------------------------------------------------

Read More..

星期日, 7月 01, 2007

七七相聚,溫馨樂生



安靜,是過去這兩個月樂生院內的寫照,但這並非代表我們對於樂生的心逐漸冷卻了,對於樂生,我們關心仍在。炎炎夏日,是活動的季節,來趟樂生吧!來看看那些阿伯阿姨們,大家一起聚集在熟悉的大樹下,重新走過每一間我們曾經踏足過的房舍,一邊吃著烤肉,一邊聊天說故事。

就讓我們於七月七號再度相聚在樂生,開個樂生同學會,交流彼此最近的狀況,一起動手美化屬於大家的樂生,我們會準備卡片,你可以寫下對樂生的祝福,也可以寫下阿伯阿姨們的關懷,不管你是新朋友還是老朋友。不論你是大朋友還是小朋友,樂生都敞開著大門,歡迎您前來相聚!

窮理說:是樂生照亮了我們大家,所以他值得守護。
所以Come on LoSheng,Light My Fire!

七七相聚溫馨樂生同學會
*地點:中山堂外圍。
*報到處:中山堂門口。
*時間:2007.07.07.16:00開始,預計到20:00
*聯絡人:Friday:[fridaywutw@hotmail.com](0916-875-997)
Cobain:[cobainyeh@gmail.com]
*食材:統一準備
大人每人酌收100元(歡迎先向聯絡人報名,以便粗估所需準備食材數量)。
*飲品:現場備有清涼消暑冬瓜茶,也歡迎自備飲料或是各界提供。
*碗筷:為環保起見,請自備碗筷。
*活動:
一、現場備有小型卡片兩種,分別是小天使卡以及許願卡。
(1)小天使卡可寫下您對樂生院民的祝福,我們將在現場收集後交由院民個人,傳達您對他們的關心。
(2)許願卡則可寫下您對於樂生或是其他各種議題的願望,在活動進行中,我們將會選擇其中些許卡片與在場的所有朋友分享。
二、進行美化樂生、彩繪大地活動。
我們將一起動手美化屬於我們大家的樂生。
*訊息交流:在烤肉活動進行中,歡迎各界團體人士分享各自對於樂生的感想、以及各項最新訊息。

現場若有多餘款項、物資我們將會捐與Idea Taiwan以及樂生巡守隊使用

我們七月七號樂生見!

目前報名狀況(持續更新中)
Friday、Cobain、柿子、衝人Sawa、斌哥、沙拉、美齡、董福興、思靚、龍英、其宏、大瑋、佩綺、俊達、小管、建成、可累、楊yo、耀婷、申翰、博任、news、熱血小褚X14(繼續上看中)

*主辦單位:
社團法人國際愛地芽協會台灣分會
樂生焦慮症候群自救會

*協力贊助單位及個人:
快樂‧樂生─青年樂生聯盟
樂生講堂
基督徒關懷樂生聯盟
樂生-記憶與生活行動小組
樂生動物部落
樂生高中聯盟
苦勞網
詹哥(紅酒數瓶)
樂生巡守隊
美齡(1000元)
丸子(100元)
(持續更新中..)

樂生院地址︰台北縣新莊市中正路794號
交通方式:
※捷運:西門站6號出口=>成都路上搭635或639號公車往新莊方向到樂生療養院站下車(步行約22公尺)。
※捷運:亞東醫院站出口=>藍37號公車往新莊到樂生療養院站下車(步行約22公尺)。
※騎開車:過中興橋再上重新橋中正路往南直行過輔大後在右手邊。
※騎開車:走華江橋接新海橋或大漢橋,接上中正路往南直行過輔大後在右手邊。
※開車走高速公路:五股新莊交流道下往南直行至中山路口,中正路中山路交叉口右轉,樂生在中正路右手邊。

(歡迎將此訊息轉寄)

-------------------------------------------------------------------------------------
會後資訊更新

參與名單
Friday、Cobain、柿子、衝人Sawa、斌哥、沙拉、美齡、董福興、思靚、龍英、其宏、佩綺、俊達、小管、建成、可累、楊yo、耀婷、申翰、熱血小褚、政騏、丘延亮、小蜜蜂媽媽、宜庭、一芸、小龍、蕙玲、倒退嚕、小可、小郡、小哲、蜜蜂、晏展、道廷、博揚、勝雄、廷均、Barking、Torrent、Summer、家威、秀麗、學弘、逸琳、智光、啟明

金額收入支出明細
1、收入:
甲、捐款:美齡1000元、丸子100元、欣怡100元、Friday 38元。小計:1238元
乙、報名費:
(i)預收:Cobain、美齡、柿子、斌哥、佩綺、思靚、Friday、沙拉、昌人、Sawa。小計:1000元
(ii)現場:2995元
合計(i)+(ii)=3995
丙、總計:甲+乙=1238+3995=5233元

2、支出
甲、食材
(i)食材(a):肉片6斤、雞翅6斤、蛤3斤、甜不辣2種、青椒、冬瓜、蒜、豆干、素肉、愛玉、檸檬。小計:1745元。
(ii)食材(b):柳橙汁1桶、醃醬、香菇。小計:330元。
(iii)食材(c):冰塊5包、礦泉水2桶。小計:213元。
(iv)食材(d):奶油一盒。小計:35元
合計:(i)+(ii)+(iii)+(iv)=2323元
乙、雜項
(i)烤肉架4件、大小夾子數件、烤肉醬、火種、其他雜物。小計:310元
(ii)錫箔紙2條。小計100元
合計:(i)+(ii)=410元
丙、總計:甲+乙=2323+410=2733元

3、收支平衡
收入-支出=5233元-2733元=2500元
共結餘2500元

後續活動相關更新
當日活動部份照片 by changren


在此感謝以上所有參與團體及個人,感謝您的參與,有了您的關心,樂生將會繼續走下去的,樂生加油!

後續相關活動統計將持續更新....

Read More..

星期日, 6月 24, 2007

冷眼、轉身、聆聽

(In Times Square, photo by Dennis Stock, 1955, Magnum)

一個悶熱夏季的大雨午後,行人匆忙的走避著突如其來的大雨,在屋簷下,一張張的臉孔望著天空,等待,等待著雨停,或是某個未到的朋友,而我們也等待著,等待著能有更多的人能夠了解發生在樂生的故事。

上週五的下午,我和一群朋友聚集在一起做了一件事,在當中有些朋友甚至是第一次認識的,而之所以會聚在一起,完全都是為了一個命運未卜的地方-樂生。至於我們做了什麼事呢?我們在這天走上了街頭,並非抗爭,而是希望把樂生帶出新莊,走入台北,我們在街頭發送我們自己印製的傳單,試著向每一個路過的路人,說著發生在樂生的故事,說著樂生目前的現況。其實這個活動辦的很倉促,完全只是個發生在一個早上的想法然後再加上一點點衝動,就決定要做了。於是我和幾位朋友們便分工,開始聯繫各個有可能參與的團體個人,開始想所有應該準備的東西,開始想應該要作什麼樣的文宣,開始想要設計什麼樣的slogan,而這些所有的動作對我們來說都是第一次接觸,但只有短短兩天就必須完成的,緊張與壓迫感,讓我在這短短一周內瘦了兩公斤,每天想東想西的到半夜三點才睡,到了早上5點多又不知覺的醒來,開始想還有什麼沒做的,什麼人還沒確認,哪些東西還有缺,要去哪裡生,路線要怎麼走,有哪些地點可以去的......這是一種焦躁,一種壓迫,在當中,我當然也有一些負面的情緒,某天半夜兩點,看著IM上的人一個個離線休息,而我腦中不斷的思緒使我沒有睡覺的心情,當時的我唯一念頭是"幹嘛!何必呢?只是一時的衝動就要把自己搞的這麼累?給誰看啊?有人會感激你嗎?就算你做了這些事情,樂生現況能有立即有效的改變嗎?"種種負面的情緒也曾壓倒性的撲來,好在的是,我還算是一個蠻逞強的人,說要做的事情,我一定會盡我可能的作好。於是我就靠這樣的逞強,這樣的固執,撐到了活動當天。

活動的當天,我其實很平靜,雖然突如其來的大雨,讓我有些混亂,再加上面對一張張"拒絕靠近"幾個字就像是寫在他們的臉上一樣的陌生冷漠臉孔,有那麼一下子我怯懦且遲疑了,跨出去向他們解說的那一步,突然間不確定能不能跨出去,然而終究還是跨出去了,很幸運的是我碰到的第一位男子很和善,對於樂生也有些許的了解,是個中產階級事業有成的男子,他仔細的聽完口拙的我說著目前樂生的狀況,對於現況,他有些驚訝,因為和他由一般媒體接受到的訊息完全不同,他一直以為工程會所提出的保留39棟方案已經是最完善,而且也廣受院民所接受的方案,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在當中有更多的問題發生,院民的意見也並沒有被廣納,他說:「我很佩服那些年輕學生,他們能夠為公義,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該做的,就義無反顧的去做,我的孩子現在正在忙著基測,等到基測完畢,我會帶我的孩子到樂生走一趟,讓他知道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東西。」我想,這是我的運氣吧,第一次向人遊說就碰到一個和善的人,而且還耐心的聽我說完,這對我自己來說是個鼓舞,也是個激勵,於是我揚起滿臉的笑容走向下一位,接下來的幾位其實就如同我所預期的,冷眼相對,轉身離開,或許是我的牛脾氣又來了,遇到了一位婦人,起初她有些不耐煩,在我應該還算誠懇的要求下,她終於願意聽我還是很口拙的說法說著樂生的故事,關於樂生,對她來說,可以說是零,她只知道有一群學生好像常常抗爭,但是在樂生哪裡,裡面有什麼樣的院民,他們為何會到樂生,她一概不知,於是,我ㄧ股腦的且有些混亂的把我所知道的樂生全部告訴她,我想或許是她看我越講越激動吧(笑),她說她會找時間去樂生看看,於是,我又作成了第二筆生意(笑)。以上類似的故事,也都發生在每一位同行的朋友身上,我想這對我自己以及同行的朋友來說是個相當特別的經驗,因為長這麼大了,這是我們第一次厚著臉皮走上街頭宣傳,宣傳我們的想法,我們所知道的故事,雖然這麼說可能對宗教有些不敬,但其實我曾經這麼認為,我們就是一批傳教士,一批傳播樂生消息的教士。

在由西區到東區的過程中,雖然我們同樣的遇到了許多冷漠的臉孔,但是更可貴的是,我們也遇到了不少和我們有著相同理念的朋友們,每一位朋友的加油打氣,都是讓我們繼續走下去的動力,由下午到晚上,我們的活動進行了約8個小時,每一個人都是疲倦但是卻帶著笑容,但我想大家的心裡都是滿足的,滿足的並非是我們為樂生做了什麼事情,而是樂生有這個機會讓我們為他做這些事情。對於樂生,我們是心懷感激的,因為樂生,我們才有了許多不同的體驗,而這些體驗都是我們心甘情願的。我期盼著,有那麼一天,我們都會帶著我們自己所愛的人,一起到大樹下,到行政大樓,到每一間有阿伯阿姨住的房舍,然後對著我們所愛的人,說著我們關於樂生,愛的故事。

後記:
其實這是一篇遲到的文,早在幾天前就應該寫好的,只是這陣子心情有些低落,所以直到今日才整理好心情來寫(其實並沒有比較好,還是有些低落..../__\),因此對於參與的朋友深感抱歉。以下要感謝一些人:

感謝每一位停下腳步聆聽我們說故事的朋友們,因為有你們的聆聽,讓我們知道了樂生有更多保留下來的可能,感謝你們!

感謝每一位沒有停下腳步的人們,因為你們讓我們知道我們還不夠吸引你,我們還有更多進步的空間,感謝你們!

感謝在東區捷運地下街前來溫和警告的捷運警衛,因為有你的告知,我們才知道原來東區捷運地下街也算是捷運總體的一部份,並非獨立的個體,感謝你。同時也感謝在捷運站口前來關切的交通警察們,我們只是因為在那裡等人加上手上有些東西所以吸引了一些人來圍觀,於是有人和我們拿了傳單,雖然你們的口氣有些不好,可是還是感謝你們,因為有你們的警告,讓我們更有動力繼續發下去。感謝你們!

最後還是要再次的感謝每一位參加的團體與個人,因為有可愛的你們,這個可愛的活動才可以可愛的完成。同時也必須對這次倉促而成的活動,有任何不妥之處致歉,請見諒。另外如果說你沒參加這次的活動,沒關係,我想,我們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期待再下一次的活動裡能看到更多可愛的你。感謝你們!

最後還是要再囉嗦一下提供一些目前樂生的狀況
媒觀系:要求原地續住,暑期運動持續
現勘新莊機廠鄰房毀損報導,古蹟保存不樂觀!



在此為各位獻上一首我很愛的歌,Thank you for Hearing me,感謝每一位曾經遇過的人
Sinéad O'connor-Thank you for Hearing me

Read More..

星期五, 6月 15, 2007

樂生將在街頭與妳談一場戀愛


看過高達的電影A Bout De Souffle(斷了氣),我想大多數的人都會對Michel以及Patricia散步在街頭的那場戲印象深刻。然而,明天走在台北街頭的妳(你),也有可能談這麼一場戀愛喔。是的,就在明天下午,樂生將會走出新莊,走入台北市,和台北市的市民在街頭上談一場戀愛。

這是由樂生焦慮症候群自救會所主辦《 我哈樂生! I Heart Lo-Sheng ! 我與樂生在街頭談場戀愛》活動,我們將會有一群帥男靓女出沒在台北市的街頭,溫柔的和妳訴說著樂生的美與好以及在樂生的小故事,當然他們也會向妳說樂生目前緊急的狀況,當妳遇見他們的時候,千萬不要害臊,因為從他們的嘴中你將會聽到有別於一般媒體口中的樂生,如果妳對這些帥男靓女有興趣,並且想知道樂生的美與好的話,那麼妳將可以在下列的時間與地點遇見他們。

一、西門站13:30~14:30
二、忠孝復興站15:00~16:00
三、忠孝敦化站 16:30~17:30
四、市政府站(紐約紐約廣場)18:00~19:00

當然,妳也曾經到過樂生進而愛上樂生,也隨時歡迎妳加入我們的行列!

千萬記得,當這群帥男靓女走近你,輕聲的向你說著樂生的美與好時,請放開心胸,仔細的聆聽他們所說每一段發生在樂生的小故事,以及目前在樂生所面臨的狀況,也許在妳聽完這些小故事之後,妳也會像他們一樣愛上樂生,進而願意幫助樂生。


在此特別感謝以下協辦單位大力協助
快樂‧樂生─青年樂生聯盟
社團法人國際愛地芽協會台灣分會
基督徒關懷樂生聯盟
樂生高中聯盟
全民訴願救樂生行動
樂生動物部落
醫界聲援樂生原地保留連署行動
補充
苦勞網

PS:親愛的警察伯伯,這只是一個很簡單的發傳單說明活動,沒有任何要進行任何的抗爭,所以不用太緊張喔,這裡沒有雞蛋,也不會有任何的肢體推擠的動作,這裡有的只是一群人對這個社會的愛與關懷,所以您大可放心,當然如果警察伯伯也去過樂生,也想要加入我們的行列和我們一起,我們也是很歡迎的喔。

Read More..

星期一, 6月 11, 2007

生命的價值?

警語:本篇文字內含有大量情緒化的文字,請小心閱讀....

自從參與保存樂生的行動以來,花了些精神,看過了些許的一些各個專業領域的文章,不管是工程、醫療、公共行政、法律等等,以上這些專業領域的東西對我來說就像是無字天書一樣的複雜和難解。然而為了能更了解目前樂生的狀況,我還是儘可能的去理解那些對我而言如密碼般的專業名詞,昨晚和一群宅男們聊天打屁,HOW說了一句話「我花了兩個整天窩在圖書館裡找資料試圖去理解地下水土質問題的時候,我終於稍稍理解了地下水的問題,然而我突然發現當我是一位所謂"高級知識份子"都必須花兩天的時間才能有點了解的時候,那大眾有時間或是有辦法去花時間心力去了解這麼高深莫測的問題嗎?如果真的有所謂的"高級知識份子"這東西的話」。我沒說出口,但是我心裡想的是「幹!HOW你說的好,你說到我的痛處了!這些東西真是他媽的難懂!」難道捍衛樂生這檔事就一定要這麼理性的去討論嗎?當一群專家學者官員們吹著冷氣正襟危坐的坐在辦公室裡,用一貫去他媽的官僚態度談論這些似乎和他們不太相關的問題時,有一群老人,他們正在擔心著他們的住所在下一秒鐘可能轉眼間灰飛煙滅就如他們所剩不多的生命。我不知道為什麼還有一群人可以維持他媽的理性,幹!樂生問題走到這個時間點了,理性這玩意能救樂生嗎?幹!我就是他媽的不爽,你們這些專家學者官員們最好繼續躲在那個丟臉的角落,用他媽的理性繼續去打嘴砲,但是,我要告訴你們這些所謂"理性的"專家學者官員們,當所謂國家機器敢動樂生所剩不多的土地時,即便是一草一木,就會有人用他在你們眼中也許是卑微的生命去捍衛樂生的一草一木。也許他們的生命所剩不多,也許他們的生命充滿殘缺,但是生命的價值是什麼?生命的價值不就在於維護自己的尊嚴嗎?生命的價值絕對不是用滿身的名牌去度量的。你可以說我失去理性,幹!沒錯我就是失去了那去他媽的理性,我不像你們這些專家學者官員們會提出一大堆去他媽的專業論述以及評析,最好是生命的價值是可以用所謂的專業論述以及評析去衡量的。幹!我捍衛這塊土地就只因為那卑微且不理性的情感因素。星爺在東遊記裡有問一句話「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告訴你們這些丟臉且理性的專家學者官員們:幹!如果你認為你他媽的還是個人的話,如果你認為你他媽的知道什麼是生命的價值的話,捍衛樂生是不需要理由的!幹!!


------------------------------------------------------------------------------------
懺悔篇
因為整個暴走的狀態,今天晚上跑去樂生參加了樂生團契,第一次參加基督教的活動,老實說我沒任何的宗教信仰,也不相信鬼神之說,大老遠的跑去團契,其實想的只是希望能否藉由些許宗教的力量,讓我平靜下來,在禱告的同時,聽見其宏說秀琴阿姨住院了,於是教友們都為秀琴阿姨祈禱,同時也為樂生的未來祈禱,不是教友的我在那個當刻,其實鼻頭有點酸,聽說在團契中有些教友是第一次來到樂生,跟本不相識的人可以因為宗教的關係而為受苦難的人們祈禱,那是令人感動的,而我心中卻有個疑問,為什麼在提出各種所謂專業評析或是各種工程規劃時,總沒有以"人"為最基本的出發點去思考,相反的而是以各種的專業理論或是工程規劃,倒過來去要求人來配合,所有的科學基礎不應該都是以"人"為本嗎?因為有人的需求,我們才有各種科學理論的發展,我並非否認專家學者的必要性,而是當我們去思考去規劃的時候,也許改以人為本的考量,我想樂生今天也不會有這些問題的發生,樂生在這個時間點依舊非常危急,仍然需要大家的鼓勵支持與聲援。

以下的網址是基督徒關懷樂生聯盟,上面一樣有些關於樂生現況的資料以及投影片,希望大家除了看到以上的充滿髒話的不理性暴走文外,依然能夠回過頭來繼續的關心樂生的現況,是說,希望上帝不要因為上面一連串的不理性暴走而怪罪於我甚至是樂生,如果說一個人在將近三天內只喝了三瓶寶特瓶小瓶裝的飲料、兩杯豆漿、一個飯糰、一個蛋餅、兩杯白開水、因為嚴重失眠睡不到5個小時,那很少人不會暴走的吧XDDDD
基督徒關懷樂生聯盟--樂生團契

另外附帶說明的一點是,上面所用的圖片是鬼神阿修羅的雕像,阿修羅本性好鬥,有強大的力量,曾與帝釋天發生戰爭,當時正在暴走狀態的我是很想化身成阿修羅啊~~~~
阿修羅

0530工程會決議會議


樂生TVBS全民開講 Part 1


樂生TVBS全民開講 Part 2

Read More..

星期四, 6月 07, 2007

當我們冷眼旁觀他人之痛苦時,痛苦正悄然降臨在我們身上

當我們冷眼旁觀他人之痛苦時,痛苦正悄然降臨在我們身上.....



















什麼是真實?在鏡頭底下所呈現的一切是真實嗎?透過鏡頭下的世界,你就能看到你所應該知道的故事嗎?透過鏡頭的觀察會不會讓我們變的冷漠甚至嗜血?當你看到一幅幅出自於苦難的相片,你是做何感想?是當作藝術品?或是讓你覺得噁心?當一幅受難照大量的被翻印複製出現在你的週遭,你還能感受到影像中人物所受到的苦難嗎?Susan Sontag(蘇珊‧桑格塔)在她的書裡《旁觀他人之痛苦》如此的問著,而對於我卻有相當深刻的思考

關於樂生,我想或許已經有人開始覺得這個議題很厭煩了。"老是談樂生,你們這群人會不會煩啊?、"政府政策已經制定了,你們為何不去試著相信政府能做出最妥善的安排?"、"你們是不是吃飽太閒?自己的事情都沒搞好,就去管別人家的事?"諸如此類的問題,我想對於身為支持者的我們是經常遇到周遭朋友如此詢問的。在415之後,除了幾次的樂生相關的會議之外,我不否認,這一陣子的抗爭我也參加了幾次,包括了前天在行政院前的推擠抗爭、上週在捷運局引起媒體大戰的蛋洗抗爭、以及在工程會所召開的協調會時所採取較為柔性的抗爭。對於樂青甚至是樂生的阿姨阿伯們,這些所謂的抗爭可能早已參加過無數次,也見識過大大小小不同的陣仗,相對於我這個支持者而言,這三場的抗爭卻是令我有著相當深刻的感受。在每一場抗爭之後所帶來的效應也截然不同。

首先談在工程會那次的抗爭,那次的抗爭,其實是很溫和的一次,演演行動劇,發表訴求後就集體席地而坐,沒有任何過於激烈的動作,老實說在場的我是覺得很悶,一種很無力的感覺,我一直想難道我們不能有更為積極的動作嗎?這樣真的能達到我們的訴求嗎?果不如期然,隔天各大媒體的處裡也是相當的溫和,溫和到這件事情像是從未發生。第二次參與的抗爭和第一次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後來引起媒體大戰(說是媒體大戰,我想就整個社會的比例來說還是只有少部分的人在那邊論戰,社會大眾的觀感還是沒法改變)的蛋洗捷運局,說是蛋洗,小草後來問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多少的蛋才叫蛋洗?是阿,就我這個有點受到驚嚇的現場目擊者來說,我想真的不到一盒,其實這場的抗爭給我了些許的震撼,除了因為先前不知道會丟雞蛋而受到的小小驚嚇外,更重要的是我第一次親眼目擊了所謂的國家機器是如何運用強大的力量去"處理"有異議的人們,姑且不論他是不是所謂看起來年輕力壯的學生們。而這場的抗爭,也正如因採取較為激烈的手段,在當天甚至是隔天的新聞上也做了"激烈"的報導,然而這樣的報導卻偏離了方向。我們原先所訴求的被模糊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幅記者鏡頭底下所謂猙獰不堪的狂暴面孔。第三次的抗爭,說來巧合,相較於第一次參加的溫和以及第二次參加的激烈,這一次的抗爭剛好介於其中,我個人覺得是場不醞不火的抗爭,要激烈的推擠衝突有,要溫和的靜坐喊口號也有,當然最後呈現在媒體上的還是那些激烈的推擠衝突,各位看到這裡有沒有發現什麼?沒錯,就是媒體是喜愛衝突殘酷的,雖然這是我們已知的事實。也由於如此,在鏡頭下的真實故事往往被忽略甚至是扭曲,而在面對這些影像的同時,如果你不是在場人士,你會做何思考?是一群暴民?或是一群無理取鬧的無政府份子?

回到《旁觀他人之痛苦》這本書。Susan Sontag(蘇珊‧桑格塔)藉由攝影技術以及器材的進步,反思我們對於大量且即時的影像所帶來的各種衝擊以及思考,當我們大量且無價的消費來自於苦難的影像時,我們能否真切的去體會到影像背後的故事。當我們面對這些影像的同時,或是漠然,或是冷眼一笑,或是驚恐,或是深思,這些的觀感都左右著我們對於這些影像的看法,能否真切的去思考,去感受,我想不單是我們這些接受影像的旁觀者需要去思考的,對於產生這些影像的創作者而言更應該去思考,去省思。因為當我們冷眼旁觀他人之痛苦時,痛苦正悄然降臨在我們身上。

以下摘錄書中幾段我覺得很棒的句子也值得各位省思

1、抗議災痛的意義為何?與承認這災痛有何區別?受苦受難的肖像可說是源遠流長。苦難最常被表呈人禍或是天譴的產物(因天然原因而致的人類苦難,像疾病或生育,很少於藝術史上得到表呈);至於因意外而招來的苦楚更是絕無僅有-簡直像這世上沒有因橫禍或無妄之災而來的痛苦這回事似的

2、點出一個地獄,當然不能完全告訴我們如何去拯救地獄中的眾生,如何去減緩地獄中的烈焰。然而,承認並擴大了解我們共有的寰宇之內,人禍招來的幾許苦難,仍是件好事。

3、然而憐憫是一份不穩定的感情,若不形諸行動的話,它會萎凋。問題是如何處理被牽動的情愫,那些藉傳播而得的知識?若誰覺得「我們」不能有何作為--那這個「我們」又是誰呢?「他們」也不打算有任何行動--那「他們」又是誰呢?於是人們開始感到鬱悶、犬儒、漠然。

4、這類批評更激進-更犬儒-的版本是:根本沒有任何東西需要我們去維護:現代之大嘴把現實給嚼碎了。


以下有些東西我想請各位思考的
1、以下0605於行政院前的抗議,在這些影像中你看見了什麼?
960605-樂生赴行政院抗議

2、對於真正我們所要訴求的你看見了嗎?
樂生危機(21):斷層。工安。新莊人

在此獻上一首由Jeff Buckley翻唱Leonard Cohen的《Hallelujah》,然而在這個時刻希望Jeff Buckley的歌聲能帶來些平靜與力量


Hallelujah Words & Music by Leonard Cohen

I've heard there was a secret chord
That David played, and it pleased the Lord
But you don't really care for music, do you?

Well, it goes like this
The fourth, the fifth, the minor fall, the major lift
The baffled king composing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Well, your faith was strong but you needed proof
You saw her bathing on the roof
Her beauty and the moonlight overthrew you
She tied you to a kitchen chair
She broke your throne, she cut your hair
And from your lips she drew the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Well, baby, I've been here before
I've seen this room, and I've walked this floor
I used to live alone before I knew you
But I've seen your flag on the marble arch
And love is not a victory march
It's a cold and it is a broken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Well, there was a time when you'd let me know
What's really going on below
But now you never show that to me, do you?
But remember when I moved in you
And the Holy Ghost was moving too
And every breath we drew was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Well, maybe there is a God above
But all that I've ever learned from love
Was how to shoot somebody who outdrew you
It's not a cry that you hear at night
And it is not somebody who has seen the light
It's a cold and it is a broken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Hallelujah

Read More..

星期五, 5月 18, 2007

正式宣佈成立樂生焦慮症候群自救會



一、協會成立因由與宗旨:
為幫助罹患"樂生焦慮症候群"的朋友能夠得到有效且積極的紓解管道,特成立此自救會,希望藉由自救會的力量幫助大家能一起走過"樂生焦慮症候群"的歲月。

二、協會成立時間:
本協會成立時間將於2007年5月20日正式成立,屆時將協同國際愛地芽協會台灣分會共同舉辦會員大會。

三、會員加入資格:
本協會採自由加入制,沒有任何入會資格的審查,也無須繳交任何費用。

四、協會組織:
由於本協會於草創初期,所以並無任何實體架構,只設精神導師一席,而本協會特地邀請絕地議會的Master Yoda(尤達大師)擔任。

五、協會目前首要工作:
1、強力招募會員,並於5月20日參加國際愛地芽協會台灣分會成立大會。
2、歡迎各位有"樂生焦慮症候群"的朋友們,當任何一種症狀發生時將其感想寫下來並連回本協會,希望以團體的力量減緩焦慮的症狀。願愛地芽力與各位同在!

六、樂生焦慮症候群的症狀如下:
1、對於古蹟保存、人權、醫療、文化、漢生病等各種和樂生相關的字眼非常的敏感。只要有類似 議題、討論或是文章都會注意,不但會注意還會想到在目前的樂生會要怎麼做。

2、有感於主流媒體對於樂生議題不管是有意或是無意的忽視,而經常流連於快樂‧樂生─青年樂生聯盟行動網頁、理想的藝術節:樂在生活,跨界串連 、與媒體對抗、苦勞網、綠新莊、立報、全民訴願救樂生等所有和樂生運動相關的網站,希望能獲得目前最新的資訊。

3、和朋友聊天,不管他支不支持樂生運動總是會在聊天的話題中談論到樂生,如果朋友對樂生相關訊息不是很了解會馬上很熱心的為他解說,如果同是關心樂生的朋友於是在聊天的話題中總是離不開樂生。

4、即便他不是學政治、醫療、工程、法律的人,開始學習看捷運工程圖以及相關的工程討論、學著去看一些醫療上關於漢生病的文史及文獻、學著了解一些政治人物的政治語言、學著了解什麼是漢生人權法案。

5、有寫或是看Blog的人開始在自己的blog裡密集的出現和樂生相關的文章,即便不是要談樂生的事情還是會不自主的會寫到樂生(如這一篇)。而訂閱RSS的也開始多了很多和樂生相關的Blog,不喜歡在blog上貼貼紙的人,也開始貼上許多和樂生串聯相關的貼紙。

6、每天在Google的搜尋上總會打上"樂生"兩個字

7、因為手上都有樂生那卡西的專輯,所以三不五時就會拿出來聽,聽著聽著眼淚就會很不爭氣的掉了下來。

8、如果時間上(或者體力上)允許的話會希望有空就往樂生跑。

9、對於其他非樂生的議題如司馬庫斯、大龍國小、松山菸廠、關愛之家等議題也開始關心,於是開始有了一種資訊爆炸的焦慮。如果是blogger心中總是浮現出我們是部落客,我們累的半死這句話,不過雖然累的半死,還是經常熬夜爆肝寫東西。

10、對於某些政治魔人的言論實在是不能認同,對於總是被稱為"樂生派"或是"樂生世代"更是感到一種無以名狀的囧。

Read More..

星期四, 5月 17, 2007

轉貼:誠摯邀請您加入「 IDEA TAIWAN家族」


誠摯邀請您加入「 IDEA TAIWAN家族」
5月 20日樂生院內熱鬧滾滾! 「樂生講堂」「理想藝術節」都要開辦!
樂生院民及家屬即將正式成立「IDEA TAIWAN 分會」

然而昨天(週二)樂生自救會委員、因為擔心行政院公共工程會、明天(17日)會決定還是要拆樂生院行政館、納骨塔、貞德舍等建築而憂心忡忡。一度甚至考慮取消協會成立。所以籌備處鼓勵著阿公阿嬤不要擔心保留問題、在這個時候樂生院民不能沮喪、尤其5月20這天有這麼多朋友都來樂生「樂生講堂」「理想藝術節」!未來醫界、學界還有許許多多活動都要在樂生舉辦,這些人都是 IDEA TAIWAN家族生力軍。

我們誠摯邀請所有關心樂生院民的朋友都加入成為IDEA TAIWAN 的會員,加入這個大家族。

讓官方知道:前面兩個月台灣各地都在響應樂生保留運動。未來這股力量會持續茁壯不會消失。誠摯邀請過去所有關心樂生漢生朋友加入IDEATAIWAN家族,我們卡司陣容堅強,是台灣最多教授學生社團社會各界參與的社團並與全球3萬多個IDEA家族成員串連,都會一直支持樂生的阿公阿嬤。堅持守護樂生,和院民及家屬堅持到成功保留。阿公阿嬤不會孤獨!再次誠摯邀請您加入樂生院民及家屬共同組成的「IDEA TAIWAN家族」繼續和阿公阿嬤協力,成為他們孤弱無依時,堅實的後盾!!!

加入會員家族聯絡:阮語婕 0968096097
賴澤君 0968418663 ,宗田昌人 0968464099
信箱:idea.taiwan@gmail.com
http://blog.roodo.com/hansentaiwan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ideataiwan?hl=zh-TW
http://hansen-tw.blogspot.com/

Read More..

給樂生團隊的一封信

各位好
我是Cobain,之所以會寫這封信是因為有幸地在朋友的邀約下參加了幾次關於樂生運動的會議(分別是五月九號於台大城鄉所以及五月十六日於立法院集賢廳的公聽會),而在參加了這些會議之後,我開始慢慢的整理出一些東西而有了一些的想法,因此我把它整理出來寫成了這封信。

所有關心樂生議題的朋友都知道,樂生議題所牽扯的範圍相當的廣泛,包含了人權、醫療、公共工程、法律等等各項的議題,而在這些議題中其實沒有一項是在下所學,而我之所以會參加這些會議,除了朋友的邀約之外,更重要的是,我想更深入的了解整個運動的運作,或許以後我不太有機會能再度接觸所謂的社會運動,但是對我而言,在415的樂生遊行後,或許是”樂生焦慮症候群”的使然,我必須找到能讓我對於這項運動更加支持的動力,因此我像是”閒雜人等”般的試著以一種”觀察者”的角度去參加這些會議。在說明我的想法之前,我先說明一下自己的經歷,我是一名從事資訊業的技術人員,曾經經歷過大大小小的一些資訊專案,雖然並不是所謂的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但是很榮幸的,我跟到幾位相當不錯的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在他們的身上我學到了不少專案管理的方式以及經驗,因此,我試著將整個樂生運動視為一個正在進行的專案(Project),而以專案管理(Project Management)的方式,我想提出一些看法和各位分享,如果有冒犯之處或是不對的地方尚請更正與見諒,謝謝。

第一、組織專業分工:
誠如前面所談,樂生議題是一件牽涉到許多專業的議題,正因為如此,在整個組織上的專業分工相形重要,就每一項專業而言各自分組負責,如可分所謂的人權組、醫療組、法律組等等(而就我所知目前也已經有這樣的分組),但並非分組過後就各自解散自行為政。分組,是為了能更有效的統籌各項的資源。在415當天我們看到了社會上有各式各樣的團體以及個人走上街頭聲援樂生,而在場的每一個團體乃至於每一個人都是相當寶貴的資源,藉由有效的專業分組,每一組應該是積極且有效的去統籌目前所匯集到的各項資源,人是不會自動從天上掉下來的(除了不想要的禮物外),當大聲疾呼人力或是資源不足的時候,是否可曾想過有積極的去尋找去聯繫每一個辛苦累積出來的資源嗎?或是只是在那邊乾等?

第二、資訊流通管道:
這幾次會議下來,其實我發現一件令我感到很可怕的事,那就是資訊的不流通,再次重複上面所提,分組之後並非就是各自為政,各組之間訊息的往來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當訊息往來的管道暢通無礙,各組之間的步調才會是一致的,今天我們要面對的是一個所謂龐大的國家機器,散亂的游擊戰是沒有辦法一次有效的擊倒它,我們必須採取的是分進合擊的組織戰,然而小組與小組之間要如何分進合擊?靠的就是有效的訊息往來,而要做到這點,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定期的召開會議(也許兩週也許一個月),藉由每次會議的召開,各組報告在過去的這段時間內所進行各項工作內容的進度與障礙。報告進度是讓所有的人能夠了解你們這組過去做了些什麼,也能夠了解未來還有什麼要做的。報告工作障礙是在工作進行中遇到了哪些問題,或許這些問題並非單一的小組所能面對的,在此時提出來,透過彼此間的互相討論,相信可以研擬出最有利的解決之道。如此一來才能更有效率的去進行每一項工作。

第三、面對危機處理的態度:
在以上的分組中,我是以專業分工的角度去進行分組,然而其實在當中有一個小組的功能是相當重要的,這個小組我姑且稱他為危機處理小組,簡單的說這個小組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擔任整個組織的發言人,所有的訊息發布以及接收都應該透過這個小組統一彙整,在彙整過後如遇緊急狀況(如媒體上的誤報),在必要的狀況下得以召集所有相關人士,在最快的時間內做出回應,而並非採取較為被動的模式,等到過了最有效的時間再來說過去的錯失,這樣只會讓旁觀者覺得是故意在挑起紛爭,徒增負面形象。而透過這樣一個單一的訊息平台,不管是我們這些外界的支持者或是一些建議也才能夠找到一個單一的溝通管道,再次強調,在整個專案裡,有效的溝通是相當重要的。

第四、工程實務人士的加入:
在參加幾次的會議中,工程這項議題是被討論最頻繁的,我們也知道在保留樂生的運動中有許許多多學術界的老師們花了相當多的心血,畫出一張又一張的工程設計圖也做了相當多的規劃,而這一切的努力都是為了能讓樂生保留最多,同時也是在替政府解套。當我試著以一名工程人員(雖然我不是相關專業工程)的角度去看,其實以我的經歷告訴我,學術界的理論與實務上的運作有時候是有很大的差距以及困難的,或許我這麼說有些武斷,我過去所經歷的專案多為所謂資料倉儲(Data Warehouse)以及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在這領域上國外的學術界提出了相當多的理論以及看法(在此不多加贅述),同時也有相對應的實例操作去驗證這些提出來理論的可行性,然而,當這些理論以及實例被完完整整的搬來台灣是否就一定可行,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有太多太多不可預期的因素存在著,這些因素也許不起眼,但是在某些關鍵的地方,他很有可能就會增加整個理論在執行上的困難度,甚至是推翻整個理論的可行性,在此我並非是否定所有老師的努力,而是個人覺得當一個在學術理論上認為可行的方案被提出來的時候,如果能有一個具有相當資歷工程實務的人士或是團隊進入研討甚至是背書,或許可以更增這個方案的可行性,也更能減少外界的疑慮。

以上所提幾點只是在下參加了幾次會議下來我所感受到的一些東西,或許因為我並非長時期且完全的投入這個運動,因此也許不盡然完全正確,但是我想這一陣子大家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既然努力了,獲得最好的結果當然是我們每一個人所寄望的,在此向所有付出心血以及時間的各位朋友以及所有在樂生院裡的阿伯阿姨們致上個人最高的敬意。前方的道路也許崎嶇難行,但請相信你們絕對不是一個人向前行的,在你們背後還有許多陪伴著你們一起同行的人,希望這一仗是我們共同打過最美好的一仗!加油了各位!

最後想送給各位朋友一首歌曲,由Bruce Springsteen所演唱的《Thunder Road》
Thunder Road
Thunder Road/Bruce Springsteen
The screen door slams
Mary' dress waves
Like a vision she dances across the porch
As the radio plays
Roy Orbison singing for the lonely
Hey that's me and I want you only
Don't turn me home again
I just can't face myself alone again
Don't run back inside
Darling you know just what I'm here for
So you're scared and you're thinking
That maybe we ain't that young anymore
Show a little faith there's magic in the night
You ain't a beauty but hey you're alright
Oh and that's alright with me

You can hide 'neath your covers
And study your pain
Make crosses from your lovers
Throw roses in the rain
Waste your summer praying in vain
For a saviour to rise from these streets
Well now I'm no hero
That's understood
All the redemption I can offer girl
Is beneath this dirty hood
With a chance to make it good somehow
Hey what else can we do now ?
Except roll down the window
And let the wind blow
Back your hair
Well the night's busting open
These two lanes will take us anywhere
We got one last chance to make it real

To trade in these wings on some wheels
Climb in back
Heaven's waiting on down the tracks
Oh-oh come take my hand
We're riding out tonight to case the promised land
Oh-oh Thunder Road oh Thunder Road
Lying out there like a killer in the sun
Hey I know it's late we can make it if we run
Oh Thunder Road sit tight take hold
Thunder Road

Well I got this guitar
And I learned how to make it talk
And my car's out back
If you're ready to take that long walk
From your front porch to my front seat
The door's open but the ride it ain't free
And I know you're lonely
For words that I ain't spoken
But tonight we'll be free
All the promises'll be broken
There were ghosts in the eyes
Of all the boys you sent away
They haunt this dusty beach road
In the skeleton frames of burned out Chevrolets
They scream your name at night in the street
Your graduation gown lies in rags at their feet
And in the lonely cool before dawn
You hear their engines roaring on
But when you get to the porch they're gone
On the wind so Mary climb in
It's town full of losers
And I'm pulling out of here to win

Cobain敬上 2007/5/17 4:30

Read More..

星期一, 5月 14, 2007

我的樂生焦慮症候群與蔡瑞月



第一次看見蔡瑞月舞蹈社的作品是在415的樂生大遊行上,作品是《麻瘋女》,不過或許是過多的人潮以及沒能站到好位置,老實說只有匆匆一瞥,沒能仔細觀賞,不過卻對這個先前就有聽聞但沒有特別去注意的團體有了好奇,前幾天在一次機緣下,在蔡瑞月舞蹈研究社裡我第二次遇見了蔡瑞月舞蹈社的作品,作品名稱為《印度之歌》以及《傀儡上陣》。

老實說,對於自己所謂"Blogger"的身分其實一直有著一種無以名狀的感覺,因為這裡只是我自己發發牢騷胡亂寫的一個地方,雖然也因為這個地方認識了不少的朋友,而對於這個活動老實說也小小的猶豫了一下(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只是因為與生俱來天秤座的優柔寡斷使然,套個村上的書名"終於悲哀的優柔寡斷"),不過最後還是很高興能參加這次的活動。開始是由介紹蔡瑞月老師生平的短片為開場,簡單的介紹了一下蔡瑞月老師,接下來便是兩支舞作《印度之歌》以及《傀儡上陣》的演出。《印度之歌》顧名思義是一支具有印度異國氣氛的舞蹈,舞者在印度傳統音樂的陪襯下幻化成一隻孔雀飛舞著。《傀儡上陣》是一支雙人舞,也是蔡瑞月老師的代表作之一,那是一位女性在生活中受到許多無形的絲線所牽扯的人生而產生的無奈以及哀怨。雖然只是很短的兩支舞,但是對我這個嚴格說來是第一次仔細觀看蔡瑞月老師作品的人而言,卻感受到一種繼承蔡瑞月老師精神的力道,「要愛戀妳腳下的地板,要像陷進去似的壓住她」舞者用力的踏在木質地板上乓乓作響,似乎感受不到疼痛,此時我突然想到以前關於一則瑪莎‧葛蘭姆舞團首席舞者許芳宜的報導,在她的腳上充滿了各式的傷痕,有用力過度摩擦而破皮的,有練舞過程中不小心摔傷的,但是她並沒有因為受傷的疼痛而停止排舞,用繃帶扎實的把腳捆著繼續的跳著,對於許芳宜而言,舞也許就是一種止痛劑,在舞動的過程中她已經忘了疼痛,將所有的精神灌注在舞蹈上,我想蔡瑞月舞蹈社的舞者想必也是如此的吧。

兩支非常精采的舞作結束後接下來是兩位老師的分享,分享他們在蔡瑞月舞蹈社裡表演演出的經驗以及在過去拯救蔡瑞月舞蹈社奮鬥的心路歷程,只是沒想到此時我"樂生焦慮症候群"(註)的症狀突然發作,聽著台上的人分享他們過去的經驗,我滿腦中想的則是"樂生拯救之後空間該如何運用?"、"樂生能不能也像蔡瑞月舞蹈社一樣被指定為古蹟?"、"在未來的某一天裡,我們是否能有機會能像他們一樣帶著驕傲和別人說我做了一件"明知不可而為之的"事情?"、"未來的樂生到底是什麼模樣?"而這樣的思考和問題讓我在後面參訪的過程中不斷的思考,看到門口蔡瑞月老師親手種下的那株九重葛,我想到的是樂生的那棵大樹。看到以檜木建成的日式平房,我想到的是那一棟棟在樂生命運未知的老式平房,我想我的樂生焦慮症候群真的是相當嚴重啊。

吃著主辦單位準備的餐點,每個blogger歡樂的聊著天(是說有blogger的地方就有歡樂嗎?)我也在這個場合認了幾位朋友,只是讓我有些疑問的是,為什麼每一個看到我的人都說"我好像在哪裡看過你?"我明明就很少出席blogger的活動(除了最近的樂生相關的有參加幾個,難道真的是大X銀行,大眾臉嗎囧),話說回來,我真的很高興能看到蔡瑞月舞蹈社的浴火重生,雖然我是第一次到這個地方,看到以前蔡瑞月老師為了能讓舞者能有更多的空間練舞而睡在一間小小的房間裡,真的彷彿能感受到過去一群為了自己的理想的人們在此地所留下的汗水與血淚,而這些東西都深刻的留在舞蹈教室裡每一吋木板上,每一面的落地大鏡上都可以看到過去、現在甚至是未來的每一位舞者在舞動自己的身影,這個空間是屬於舞蹈教室裡的每一位舞者,更屬於每一個人,在四周高樓的包圍下,蔡瑞月舞蹈社正靜靜的佇立在那邊,等著各位的到來。


延伸閱讀
蔡瑞月生平簡介(wiki)
蔡瑞月文化基金會
蔡瑞月文化基金會Blog

註:
樂生焦慮症候群的症狀如下:
1、對於古蹟保存、人權、醫療、文化、漢生病等各種和樂生相關的字眼非常的敏感。只要有類似 議題、討論或是文章都會注意,不但會注意還會想到在目前的樂生會要怎麼做。

2、有感於主流媒體對於樂生議題不管是有意或是無意的忽視,而經常流連於快樂‧樂生─青年樂生聯盟行動網頁理想的藝術節:樂在生活,跨界串連 與媒體對抗苦勞網綠新莊立報全民訴願救樂生等所有和樂生運動相關的網站,希望能獲得目前最新的資訊。

3、和朋友聊天,不管他支不支持樂生運動總是會在聊天的話題中談論到樂生,如果朋友對樂生相關訊息不是很了解會馬上很熱心的為他解說,如果同是關心樂生的朋友於是在聊天的話題中總是離不開樂生。

4、即便他不是學政治、醫療、工程、法律的人,開始學習看捷運工程圖以及相關的工程討論、學著去看一些醫療上關於漢生病的文史及文獻、學著了解一些政治人物的政治語言、學著了解什麼是漢生人權法案

5、有寫或是看Blog的人開始在自己的blog裡密集的出現和樂生相關的文章,即便不是要談樂生的事情還是會不自主的會寫到樂生(如這一篇)。而訂閱RSS的也開始多了很多和樂生相關的Blog,不喜歡在blog上貼貼紙的人,也開始貼上許多和樂生串聯相關的貼紙。

6、每天在Google的搜尋上總會打上"樂生"兩個字

7、因為手上都有樂生那卡西的專輯,所以三不五時就會拿出來聽,聽著聽著眼淚就會很不爭氣的掉了下來。

8、如果時間上(或者體力上)允許的話會希望有空就往樂生跑。

9、對於其他非樂生的議題如司馬庫斯大龍國小松山菸廠關愛之家等議題也開始關心,於是開始有了一種資訊爆炸的焦慮。如果是blogger心中總是浮現出我們是部落客,我們累的半死這句話,不過雖然累的半死,還是經常熬夜爆肝寫東西。

10、對於某些政治魔人的言論實在是不能認同,對於總是被稱為"樂生派"或是"樂生世代"更是感到一種無以名狀的囧。

Read More..

星期一, 4月 23, 2007

寫在遊行之後....



第一次遊行,第一次上街頭,第一次看到這麼多Blogger(雖然大約猜的出來幾位,但是自己沒有主動上前相認,又拖到這麼久才寫,這果然是一件很囧又很宅的事XD),但是我想這對我來說又是一個蠻特殊的經驗。

自從開始知道樂生的事情,一直到最近這一陣子樂生相關的新聞(?)以及網路上Blog的文章如爆炸般的在網路上散發開來(不管是支持或是反對),其實,我一直問我自己為何要去關心(或者說是注意)這樣一件事情,是基於一種湊熱鬧的心態嗎?或許有吧。是因為看到許多Blogger都紛紛加入聲援的活動,所以我不加入就跟不上?說實在的,我這個快要長蜘蛛網的地方,每天來的人可能不到很多所謂"知名blogger"的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所以在我這邊作一些宣傳式的文章,效果不大,再者,我剛開始寫blog的時候對於所謂"貼貼紙"的行為還覺得蠻有趣的,只不過,隨著我那種有點低調又不太喜歡被人貼上所謂"標籤"以及"選邊站"的個性使然,光貼個貼紙加入串聯也是貼在文章裡而非在blog的顯眼處(雖然還是在明顯的地方貼了一個Podcast只是希望路過的人能花一些時間聽看看)。是基於救苦救難的偉大情操?嗯,我沒這麼偉大,我只不過是個在平凡不過的平凡人。我住在附近嗎?樂生離我家有一大段距離,捷運要怎麼建,什麼時候建好,其實我不是很關心,就算捷運建好了,老實說我使用的機會應該不會太多。我有親人是在樂生裡面嗎?也沒有,甚至對於漢生病的認識也是自從知道這件事情才開始的。轉型正義?哈!對於什麼事情都要冠上"正義"這兩個字非常感冒。因為政治因素?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個對於政治還算蠻冷感的人(至少比起很多生活各種事情都離不開政治的人來說少很多,雖然還是會去注意)。因為樂生所牽涉到的各種議題?樂生這件事情所牽涉到的議題非常廣泛,包含了人權、法律、衛教、社福....太多了,但就我目前所知的沒有一項是和我的所學或是所從事的工作有關(所以當我看著一堆解釋樂生工程相關的圖示或是說明甚至是許多戰火猛烈的論戰經常是一個頭兩個大)既然如此,那我何必去花空閒的時間(雖然和很多關心樂生的人來說比起來少太多了)去注意這些事情?所謂『事不關己,己不操心』從以上種種理由看來,我好像沒有什麼必要太去注意這件事情的發展,我大可以把樂生的事情當作是偶而在主流媒體上出現「是一群沒事幹,精力過於旺盛的年輕學生+一群只會在網路上鬼混瞎起鬨的所謂"宅男女"們+一群為數不多,在過不了幾年可能都已經不在這個世間的老人們,然後在那邊像永遠不知足的壞小孩一樣,明明就已經給你們很多糖吃了,還在不斷的吵著要更多的糖果吃」,是啊,我是可以這麼做的啊,但是,為何我沒有?為什麼我要花時間,大老遠的在假日跑去樂生看看?為什麼我要在假日跑去參加一個氣氛有些歡樂(至少在blogger這群人裡)像是運動會,跑的時間比走的時間還多的遊行,為什麼?這樣的問題,即便是在我參加完遊行後,回家的路上,我還是這樣的問著我自己。

這一個禮拜以來,我慢慢的開始整理一些思緒,想著過去我所看過的文章(不管支持或是反對),想著我去過的樂生(只有兩次),想著我參加過的活動(雖然不是很多),似乎慢慢的有了一些頭緒,我想,董福興的這篇文章以及墳墓的這篇文章或多或少說出了我的心聲,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一種選擇,不論是選擇發聲行動或是默不吭聲,不論是選擇支持或是反對,而這樣的選擇並沒有絕對的正確以及錯誤,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活背景,各自的信仰理念。對於我而言,今天我選擇支持樂生保留,其實很單純的就像是豬小草曾經說過的「樂生是一個會和人對話的地方,只要你親自來過就會知道」,當我踏上那塊已經被破壞的所剩不多的土地上,我能深刻的感受到這句話,因此我選擇希望能保留這塊土地,即便他和我的淵源不深(我並非當地人,也非住在附近,新莊這地方還是因為樂生我才去的,雖然我已在台北生活了30年),在我踏入樂生,越了解樂生之後,選擇希望保留他的感覺越強烈,這是我的選擇,同樣的,不管是是支持或是反對,那也是你的選擇,如果你的選擇是反對樂生,對於你所做選擇,我的選擇是尊重你所做的,我最多能做的是希望你有時間的話(至少在未來的兩個月內)能抽空到所剩不多的樂生,去那邊看看,看完之後,再思考看看你自己該如何選擇,僅此而已。其實看著網路上許多的論戰,撇開一堆對我而言是專有名詞以及高深術語之外,老實說,我只是感到一種近似鬼打牆的狀態,一種永遠都繞不完的迴圈在那邊繞啊繞的,很多東西都只是"換句話說"但基本上還是說一樣的東西,我並非是說這樣的論戰不好,因為有些話是必須去說的,只是說實在的,對於這些論戰我是看得蠻累的,也蠻無奈的。我想,在未來的兩個月裡,還是有很多事情要做,樂生只是被暫緩拆除,時間一到,樂生還是有可能免除不了被拆的命運(其實在我看來這兩個月只是上面的緩兵之計罷了),這兩個月裡,也許我無法有更多的時間參與,也許我無法有更多的時間去了解,但我還是希望我的選擇最後是能實現的。

最後要說的是,要向所有曾經投注心力在這場運動裡的人們,不管是樂青的學生們,或是積極參與甚至發起各項活動的blogger們,以及所有關心樂生的團體致意,因為有大家的關心,樂生才會受到大家的注意,如果說樂生的事件是一場戰役的話,那麼這場仗還沒打完,大家加油吧!在大家的努力下,我相信會有實現的一天的!

延伸閱讀:
來自外國友人的聲援:
Flying against time:宅男救樂生
很棒的兩個影像
漂浪。島嶼--munch:⊕樂生415⊕
哆啦老師又一天:歲月相挺

其他相關文章
哈囉~馬凌諾斯基:宅男都上街了,你還待在家做什麼?
就祇是日誌:樂生院案,其實只是良心選擇的問題而已
一個來自於非主流媒體的聲音,也是我對於樂生議題上看最多的新聞來處
立報記者胡慕情: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

後記:其實關於這次的遊行我本來要寫一篇有點宅又有點歡樂的文,只是想了想還寫了這麼一些有點嚴肅的東西,至於那篇歡樂文,有機會在完成吧..

Read More..

星期一, 4月 02, 2007

This Machine Kills Fascists...



Woody Guthrie在他的吉他上寫了《This Machine Kills Fascists》
他拿著這把吉他頑抗而不妥協的形像,是他最著名的照片。並且,沒有比這個意象更能展現一個音樂人對音樂的強大力量的執著:音樂可以打倒法西斯主義!
~From Sounds and Fury:唱人民的歌、為人民歌唱︰Woody Guthrie
而在我看完下面的連結之後
其實我心裡想到的是以下這首同名歌曲
Anti-Flag的《This Machine Kills Fascists》

This Machine Kills Fascists by Anti-Flag
We've run out of patience,
You've run out of time !
This scene will not fall victim
To your violence or lies.

Your "values" are nothing
But excuses to start fights.
Quit fronting like you're standing
For a moral cause tonight...

United as one, we won't stand aside,
You tried to fuck with our scene...
We're gonna fuck your life !!!

This machine, this machine. This machine...
THIS MACHINE, KILLS FUCKING FASCISTS !
Dead... That's right, DEAD !

You don't have to be a rascist,
To be a nazi, fuck !
Your mindless nationalism
Gives you credentials enough.

You spew your right wing rhetoric,
When we got your attention...
You've mistaken the punk scene
For the Republican Convention !

No more infiltration, no more right wing lies,
You don't belong in our scene...
We'll fight you till we die !!!

This machine, this machine. This machine...
THIS MACHINE, KILLS FUCKING FASCISTS !
Dead... ahhh... DIE !



好了聽完之後也發洩完了
雖然已經算是準中年的年紀了,不知道還在像個憤青啥
不過如果可以請花些時間看看以下link,謝謝!

媒觀系: [樂生、串連、行動] 一齊走完保留樂生的最後一條路

Read More..

星期四, 3月 29, 2007

一張紙條背後的故事



~從那之後.你們過得好嗎?和樂生院的各位朋友們相處的這段時間我十分開心.非常感謝你們的熱情招待與歡迎.但是對於你們的處境還是有點擔心.我們希望能夠再次過去拜訪.希望你們注意身體健康.期待再相見~

這是上面這張紙條的翻譯(在此要特別感謝小金姐姐的幫忙翻譯)。

這是一張我在參訪樂生療養院時在房舍的牆壁上偶然發現的一張紙條,有些泛黃的紙條上面寫著日文,旁邊貼著一張拆除通告,如果沒仔細看的話可能不會發現這張紙條,吸引我的原因是這張紙條是用日文所寫的,上面的有兩個名字分別是寺島萬里子以及蘇秀琴,我猜想應該是這位名為寺島萬里子的婦人(?)來參訪樂生院之後所留下來給這位名叫蘇秀琴的阿姨,嗯,在看完翻譯之後我對這張紙條背後的故事更感興趣了,是什麼樣的機緣讓這位日本友人前來樂生並且留下這張紙條?這位日本友人同樣也是漢生病的患者嗎?突然有個想法,有沒有可能透過網路的力量來個"超級任務"把這兩位當事人找到並前來樂生院,我想這應該是一個很棒的故事。

ps:剛剛google了一下,原來寺島萬里子還蠻有名的
人間として、医師として、そしてカメラを通して
同時還出了一本寫真
寺島萬里子写真集-病癒えても
只是不知道這裡的寺島萬里子和紙條上的萬里子是不是同一個人,不過大概猜了一下,應該也是和漢生病有關的

Read More..

星期三, 3月 28, 2007

再訪樂生



上週六,也就是3月24日,我又再度的前往了樂生一趟,剛踏進樂生的第一步時,老實說我蠻高興的,因為比上週六來的人明顯的多了不少,特別是來的人群裡面不單單只是年輕的學生們,更有一家大小,甚至是祖孫三代都一起過來的,我想在前幾天的媒體曝光之下,或許有更多的人對於樂生的事情多了份了解(只是我不知道是好的方面還是壞的...),也多了份關心,我想這樣的發展對許多關心樂生,或是一直以來在樂生裡面奮鬥的學生來說也是相當高興的吧。

而站在中山堂前方的我,手中拿著一杯北台灣生啤酒(我是第一次喝,說真的比我想像中的好喝),看著一群群由志工們所帶領的導覽團,一團一團的出發,每位志工們賣力為前來的人們解說著所剩院區裡的一切,有時坐著代步車的伯伯以及阿姨們也會加入解說,整個院區因為前來表演的團體、市集以及人們而顯的異常的熱鬧,和原先寧靜的院區有很大的不同。但我想這麼樣的人氣(姑且不論來的人是出於好奇或是關心)對於一直以來為樂生努力站在第一線的人們,是很大的鼓舞,辛苦了,各位!

這一天,我一直待到最後,不否認的是想要一聽台灣民歌界傳說中的組合楊祖珺+胡德夫,很可惜的是最後胡德夫並沒有趕來,不過當楊祖珺上前演唱的同時,老實說我嚇了一跳,原來一整天在整個市集會場裡到處打招呼,表現相當活耀的人就是楊祖珺,我其實沒見過她,也沒聽過楊祖珺的歌,之所以知道她也是因為胡德夫於前年出的那張專輯的緣故,後來才慢慢的去看一些關於過去的一些資料,也才知道這一號人物,楊祖珺分別唱了舊版的「夜半歌聲」、「老鼓手」、「一隻小鳥哭啾揪」以及那首「美麗島」,在演唱之前,楊祖珺說了一段話,她是這麼說的「這一首歌本來只是很單純的是青年朋友之間唱的歌曲,不過在黨外時代,由於黨外人士拿來唱,所以變成了美麗島雜誌的歌,到了最近紅衫軍拿來唱,結果又變成了紅衫軍的歌,其實這不過是一首年輕朋友唱的歌」當她說著這些話的同時,我看著台下的每一個人,我想也許在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政治理念,甚至是來自不同的地方,但是因為一件大家同樣關心的一件事情,大家同時聚集在這裡,這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嗎?現在的台灣已經有太多太多的對立了,什麼時候這樣的對立能夠結束呢?老實說,我不知道,也無法預言,我只希望這樣的一天能早點到來.....

網路上有人把楊祖珺演唱「美麗島」的實況放了上來,再度回憶起來依舊是相當感動...
希望大家能一起為這塊土地加油,讓我們生長的這塊土地能成為名副其實的「美麗島」

美麗島  
詞:李雙澤 曲:陳秀喜、梁景峰改寫

我們搖籃的美麗島 是母親溫暖的懷抱
驕傲的祖先正視著 正視著我們的腳步
他們一再重覆地叮嚀 不要忘記 不要忘記
他們一再重覆地叮嚀 蓽路藍縷以啟山林

婆娑無邊的太平洋 懷報著自由的土地
溫暖的陽光照耀著 照耀著高山和田園
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 蓽路藍縷以啟山林
我們這裡有無窮的生命 水牛 稻米 香蕉 玉蘭花



ps1:有一場名為「看見‧樂生‧出走 全國動員紀錄片影展」的影展正在全台各地聯映,有興趣多了解樂生,但你人又不在台北的大家,如果有時間的話不妨抽空去看看
看見‧樂生‧出走 全國動員紀錄片影展

ps2:走在院區,我發現在牆上貼著一張由日文所寫的紙條,我看不懂日文,但猜測可能是某位日本友人寫下來給院內居民的,如果有那位熟知日文的朋友,如果可以的話請幫我翻譯這張紙條,因為我很想知道裡面的內容,謝謝,以下就是那張紙條





























4/25後記:
昨天看到一則消息,夾子太硬的成員之一辣辣已經離團,換句話說,整個夾子大樂隊由最盛時期的六人編組一直到現在只剩下小應一人,那天看到的夾子太硬已是只剩下小應以及辣辣兩人的團體,辣辣擔任舞者,小應擔任主唱兼播放員(為什麼講播放員,因為音樂來源是一台卡拉ok player),雖然不是夾子的忠實歌迷,但還是覺得有點可惜,辣辣離開後將加入光環舞集舞蹈團,而夾子大樂隊也將再度更名為《夾子卡拉表演樂團》。
看著那天的照片突然覺得那天的辣辣轉的特別賣力,小應也唱的特別賣力
不管如何請為小應加油,也為辣辣加油,
轉吧!辣辣!
轉吧!小應!
辣辣離團


















在此再看一次夾子全盛時期的那首歌曲《轉吧!七彩霓虹燈》


那天有人錄影下來放在網路上,那天沒去樂生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辣辣和小應合作的最後一次告別倒數第二次,據說真正最後一次是在前一陣子的2007叫春裡的演出


Read More..

星期三, 3月 21, 2007

以院為家,在地樂生-樂生活&樂生劫運

『以院為家,在地樂生』,這句話在五十年甚至更早以前,對一群人來說是綑綁他們自由的鎖鏈,也是一個詛咒,在其背後是有著不為人知的無奈以及悲憤。但如今,對於同樣的一群人來說,卻可能是在餘生所僅存唯一的小小願望。

關於樂生,其實我早就想寫一些東西,只是隨著整件事情的發展,讓我越來越困惑,越來越不知道該如何去寫,說是一種湊熱鬧的心態也好,說是基於對於這件事情的關心也好,我在3月17日去了一趟樂生,雖然路途有些遠,但我想或多或少,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老實說,真正開始關心(或者說是注意吧)樂生是在去年,也差不多是在這個時節,在過去將近一年多的時間裡,關於樂生的爭議,在我看來就像是走進了一個Dead Lock(死結)一樣,有人很努力的想要解開這個結,於是他們四處奔走希望有人能和他們一起把這個結打開,或許他們的所做所為並不為所有人接受,至少他們嘗試過。然而,也有人很努力的不想要打開這個結,於是他們也很努力的用各式各樣的大帽子加諸在這些人身上。當然,我不是當地人,對於當地長久以來的各種傳聞的利益關係不是非常瞭解,就算有所聽聞,也大多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也就是因為這樣的緣故,我決定去一趟樂生看看,或許不能找到什麼樣的答案,但我想至少我親自來這看過。

去樂生的路途,對我來說是有些遠的,來回大約需要花快3個小時(因為我沒開車,只坐大眾交通工具),在前往樂生的路途上,我看著車窗外一直在想「到底到了嗎?」隨著窗外施工工地上懸掛的抗議白布條的出現,我知道樂生快到了。相較於馬路上有些吵鬧的車聲以及捷運施工的巨大作業聲,樂生就像是一個安靜且孤立的島嶼,走進門口,其實我很難想像在我去的前一天(也就是3月16日),在同一個地點正上演著一場以強大且絕對優勢的力量進行壓制的抗爭活動,除了逐漸聚集關心樂生的人們之外,一切就是這麼樣的安靜,所有的抗爭似乎都未曾發生。

到了樂生其實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參觀,因為對於我這個一直都在外圍(或者是說遠處)的人來說,在當天安排的「樂生影展」我想是個很快了解整件事情的方式之一,於是我去看了「樂生影展」,上映的片子有兩部,分別是「樂生活」以及「樂生劫運」。

「樂生活」這部紀錄片簡單的說就是紀錄在樂生院生活的那一群阿公阿嬤們的生活方式,在樂生院生活的人們大多是在很年輕的時候就被"送"進來了。一個年紀約十多歲的年輕人,因為一種可能終身無法治癒的疾病,不管他的老家是在哪裡(他們有的來自於金門,也有來自於花蓮)而被強迫的集中在樂生院裡,然後告訴他們「從此以後,這裡就是你們的家了,你們再也不能離開這裡」,我想,這對一個十多歲的人來說是不能接受的打擊吧,因為疾病,在樂生院裡生活的人們大多單身,就算是結婚了也必須強迫結紮,「生了這種病,就是一種絕子絕孫的詛咒」影片中的老人帶著些許的無奈以及憤慨說了這句話,在他的家鄉原本有著一位女子在等著他,也因為這種"詛咒"他請這位女子不要再等了。影片中的另一位主角-文章伯,也是很年輕就來到了這裡,因為年紀的關係同時也因為肢體上的不方便(他的雙手因為漢生病而變形,同時也失去了一隻腳),影片中的他總是吃力的做著家事包括煮飯、洗衣,雖然不時的說著自己老了,腰痠背痛,但是他的臉上還是掛這一種堅毅的笑容(我想或者也是一種所謂的"認命")。或許,在我們看來他們的生活根本談不上我們所認為的"舒服",沒有空調,沒有豪華的家具,有的只是陪伴他們走過五十多年的老家具,有的只是陪伴他們走過五十多年的老房舍,但這塊原先是排斥甚至是恐懼的土地,對他們而言已經成為唯一而且絕對的家,而院內的夥伴就是他們的家人,對他們來說,能在這塊土地上走過或許所剩不多的日子是唯一願望。

「樂生劫運」這部片就充滿了抗爭以及衝突的畫面,裡面紀錄了在過去的日子裡,生活在樂生院的老人們以及長期為樂生院奮鬥的樂青們,他們是如何隨著我們偉大官員們所打的「太極拳」而進行抗爭,從台北縣政府、台北市政府、捷運局、立法院、行政院文建會甚至是總統府,不客氣的說,我看到的是一張張充滿了官僚式的驕傲以及不耐的臉孔「好啦,好啦,你們說的我有聽到」、「你是誰?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相信我,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可是就是這樣了」以上種種類似的辭句,似乎是很有默契的不斷地出自不同的官員的口中,而這群為自己生存土地而抗爭的人們就像是隻惹人厭的無頭蒼蠅一樣被人四處的趕來趕去,或許漢生病真的是一種詛咒吧,在年輕時候的他們因為漢生病而必須遠離家鄉和家人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定居"下來,等到年老了,這塊他們已經認定是唯一的家的土地也因為城市開發(或者是某些不可說的因素)而被迫搬離。而在這部片中有個感人的地方,藍阿姨在片中說了一句話「這是咱ㄟ歹誌,咱不能讓這些少年仔站在咱ㄟ前面,咱下次也要站出來,站在這些少年仔的前面保護他們」,簡單的一句話,說清了樂生人和樂青之間在長期抗爭之下所建立的深厚情誼。說真的,我寧願相這是上天給他們開了一個玩笑,只不過這個玩笑久了點,也辛苦了些。

在看完之後,我花了一些時間大概的逛了一下院區,安靜,與世無爭是我的唯一感覺,我曾經這麼想如果我老了也能住這裡就好了,對於生活在這邊的這群老人家們,我想在他們的心理多多少少是不願捲入這世俗煩擾的一切,他們只想好好地、安靜的度過他們剩下來的日子。我散步到一個四合院,一隻像一團毛球趴在地上老的無法吠叫的老犬對我嗚嗚的叫著,"麥叫啦!"一個年老的聲音由我後方傳來,我回頭和她點頭微笑,她也含蓄的對我點頭,是一位老伯母,她問我從哪裡來的,我說"汐止",接下來她就和我說她很感激有這麼一群年輕人在幫著他們,她說她住在樂生有五十多年了,比很多新莊人都還要久,她只希望他們這邊的故事能被更多的人聽到,知道,他們並非無理取鬧,只是現實逼的他們不得不跳出來這麼做,老伯母雖然笑著這麼說,但在笑容中,我看到的是無奈,是不捨。

最後去聽了樂生那卡西的唱歌,而影片中的人物,就坐在我面前,對我來說,那份真實感是無法言喻的,天色漸晚,天氣漸涼,而這群老人們正用他們所剩不多的力量吶喊著努力著,只希望他們的聲音能有被聽到的一天。關於樂生,不論支持或是反對我想到現在網路上已經出現了相當多的評論以及文章,甚至在3月19日,一向被認為是鬆散或是有些自溺的網路族們有了一項在我和外國朋友聊起這件事情的同時,他也覺得相當不可思議的一項舉動那就是集資買廣告,這項的舉動無非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聽到這群人所發出的微弱聲音,這個聲音有被聽到了,但我想還不夠大聲,在所剩不多的時間裡,如果你和我一樣對這整件事情有些關心,有些困惑,有些疑問,我想就動身吧!在3月24日、25日來樂生一趟,或許你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後記:走出樂生,我突然想起Diane Arbus的理念也是出自Tod Browing的《Freak》的一句台詞「One of us!」,生活在樂生的一群人,不也是我們其中的一員嗎?很多事情如果我們能多份體貼,多份尊重,多份認同,我想一切或許都會不一樣了,不是嗎?




讓樂生人權決定我們的總統
FFM

挽救樂生,公開討論,暫停迫遷

Read More..

星期四, 3月 08, 2007

People Have the Power



於是當Patti Smith 她這麼唱著"People Have the Power..",
而我也想這麼相信著...
"People Have the Power.We have the power..."

People Have The Power/Patti Smith

I was dreaming in my dreaming
Of an aspect bright and fair
And my sleeping it was broken
But my dream it lingered near
In the form of shining valleys
Where the pure air recognized
And my senses newly opened
I awakened to the cry
That the people / have the power
To redeem / the work of fools
Upon the meek / the graces shower
Its decreed / the people rule

*
The people have the power

The people have the power
The people have the power
The people have the power

Vengeful aspects became suspect
And bending low as if to hear
And the armies ceased advancing
Because the people had their ear
And the shepherds and the soldiers
Lay beneath the stars
Exchanging visions
And laying arms
To waste / in the dust
In the form of / shining valleys
Where the pure air / recognized
And my senses / newly opened
I awakened / to the cry

*Refrain

Where there were deserts
I saw fountains
Like cream the waters rise
And we strolled there together
With none to laugh or criticize
And the leopard
And the lamb
Lay together truly bound
I was hoping in my hoping
To recall what I had found
I was dreaming in my dreaming
God knows / a purer view
As I surrender to my sleeping
I commit my dream to you

*Refrain

The power to dream / to rule
To wrestle the world from fools
Its decreed the people rule
Its decreed the people rule
Listen
I believe everything we dream
Can come to pass through our union
We can turn the world around
We can turn the earths revolution
We have the power
People have the power ...


不多列了以下只列幾個有興趣的可以往下看下去會有很多相關消息

關於樂生:
快樂‧樂生─青年樂生聯盟行動網頁
終極邊疆:為什麼要幫樂生?

關於大龍峒:
台灣最早期的小學-大龍國小:獨裁者牆拆不得?百年古蹟說拆就拆

關於松菸:
為地球嗆聲!

關於寶藏巖:
寶藏巖(流亡)公社

Read More..

星期一, 7月 31, 2006

生活在樂生的人也許並沒有快樂的生活著,而他們要的也許只是兩個字-尊嚴

樂生院病友搬遷模擬短片 ==>請點此進去觀看,謝謝


我在豬小草那看到了這樣的一個短片,看完之後我心底浮現的只有兩個字-"尊嚴",一群五十多名因為一種名叫痲瘋病(又稱癩病,亦稱「漢生病」)的疾病而被"集中安置"在那裡,對他們來說,也許那個安靜不屬於任何人的空間就是屬於他們了此餘生的地方,可是,因為一項建設的開發,使得他們必須搬離現在的"棲身之所",而搬到另一個"棲身之所",可是,在新的建築物裡面我們看到的是什麼?是一項又一項連四肢建全的年輕人操作起來都不見的方便的逃生設施,是一個又一個不方便病人使用的設施。就像裡面的老阿公說的:「就算是今天新的大樓是用黃金蓋的、用鑽石蓋的,可是不適合就是不適合。而這樣不適合的地方還要叫我們去住嗎?」,這是一種基本的尊嚴問題,雖然他們是一群生病的老人家,但這就不代表他們不需要被尊重,被重視。每個人生在這世上,不管長的高矮胖瘦或是美醜,每個人都有他生存的價值與意義,不是嗎?

這讓我想起我親眼看到的一件事,不知道各位知不知道大衛林區一部早期的電影-象人,前一陣子我就曾經親眼目睹一件事,而這件事就發生在這個所謂的首善之都-台北。我是一個捷運族,在車廂內往往會見到各式各樣的人,而我也樂在其中,樂在觀察形形色色的人的樂趣中。一天早上,在我搭捷運前往上班的途中,看到了一位所謂的象人,當時,整個車廂已滿,只剩下他旁邊有兩個空位,但是由於他體型有些大,於是佔了一些空間,這時一位中年婦女上車了,她環顧四週,看是要找一個位子來坐,找了一會,實在是沒位子了,於是她只好極度"勉為其難"的坐在他旁邊的空位上,為什麼說她"勉為其難",因為就像這四個字刻在她臉上一樣,那樣的明顯。過了幾站之後,他下車了,婦人的臉色稍稍好轉,同時間上來兩位妙齡少女,她們直接就往他坐的位子坐下,婦人嘀咕了幾句,只聽見,那兩位少女說:沒關係,我等下就下車了。我猜想應該是婦人警告少女,她現在坐的位置是之前那位所謂象人所坐過的位子,於是,那個位子在婦人的眼中變成了猶如毒蛇滿佈的洞窟一樣充滿了危機與可怕,可是,在我看來,我覺得真正可怕的事那位婦人的心,一個擁有可怕的心的人看什麼東西都是可怕的。而在現今這個社會中像婦人這樣的人好像越來越多了.........

上面的故事好像有些扯遠了,但我要說的是,很多的事情都是出於很簡單的兩個字-尊重,不管是前面故事提到的婦人或是拆除樂生這件事情的主事者,如果說,大家能多一份對於他人的尊重,而這份尊重並非是建立在某些見不得人的"利益關係"上,而是應該發自內心的不管是對人或是對所有的生命,都應該設身處地去想,去尊重他人,我想如果說主事者能這樣想,或許就不會有這麼多的抗爭,這麼多讓人覺得不平的事情,也許有那麼一天,我們都能夠把兩個字找回來,那兩個叫做"尊重"的字,而我們所看的新聞也不再那麼樣的充滿著批鬥淪為政黨的打手以及血腥,希望真的有那麼一天.............





什麼是痲瘋病

全球連署,搶救漢生病友人權

反對強制拆遷樂生院連署聲明

快樂‧樂生─青年樂生聯盟行動網頁


以下是一些和樂生相關的影片

樂生的故事


Lesheng Sanatorium (樂生竹蜻蜓)


611樂生自救會會長致詞


611搶救樂生街頭紀實


國民黨前樂生自救726 part 1


國民黨前樂生自救726 part 2


國民黨前樂生自救726 part 3


國民黨前樂生自救726 part 4


國民黨前樂生自救726 part 5


國民黨前樂生自救726 part 6


國民黨前樂生自救726 part 7


國民黨前樂生自救726 part 8


國民黨前樂生自救726 part 9


611捍衛樂生遊行阿嬤唱歌

Read More..